惊蛰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人次:472次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03日

当前,关于门店安全复工的工作,汉仁宫养生坊所有门店已经完成按照政府相关规定进行上报并等待审批结果,审批通过后将第一时间通知复工的最新消息,以及针对汉仁宫新老顾客的优惠政策,敬请关注!
您可能还关心:
惊蛰
2020年3月5日 星期四
惊蛰,天气转暖,春雷初响。
饮食:宜清淡,多甘少酸
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此时再摄入大量脂肪会加重肝脏的负担。
所以,这一时段饮食养生,应顺应阳气升发的特点,多吃含植物蛋白以及维生素的清淡食物,适当食用一些甜味食物。
清淡的食物有助于自身的新陈代谢,因此,推荐多食一些春笋、芹菜等对肠胃蠕动有很好效果的粗纤维蔬菜。
惊蛰时节,气温还是偏于干燥,因此在春天还应多吃生津润肺的食物。
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在民间还有惊蛰吃梨的说法,春季吃梨最好还是以冰糖煮制,这样不仅可以避免食物冰冷,更利于和胃降逆。
另外,鸭血、水萝卜、木耳菜、山药、莲子、银耳等食物都是适合惊蛰时节食用的。
起居:保证睡眠,开窗勤通风
有的朋友近期可能会常感到困乏无力、昏沉欲睡,早晨醒来也较迟,这就是民间常说的"春困",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只有保证良好的睡眠,才能精力充沛地工作生活。
所以建议大家早睡早起,经常舒展四肢,散步缓行,呼吸新鲜空气,使自己的精神愉悦。
同时,也要注意情绪神志的调节,随时保持心平气和,不妄动肝火,保护肝脏的同时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保持身体健康。
由于气温上升,湿度提高,各种细菌病毒开始大量繁殖。如果长时间门窗紧闭,或空气流通不好,容易引发疾病。因此,应开窗勤通风。
运动:适量运动,激发阳气
惊蛰是阳气上升的时节,应抓紧这个时间激发体内的阳气。
上午进行适当的活动,可以激发体内阳气上升,但运动之前应做好热身。运动时大汗对于人体的阳气是一个消耗,所以运动时达到微汗就可以了。
高强度剧烈运动,对人体养阳和生长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春季运动,不要太过激烈,需要循序渐进。伸懒腰、春季散步可解乏、醒神、增气力、活肢节。此外,放风筝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艾灸:扶正补阳
惊蛰时节,冷暖空气交替频繁,冷空气尽显余威,有时还会长驱直入;
暖空气与时俱进,势力渐强,百病易发,两者交替作用,易诱发流感、病毒性肝炎等疾病,因此这时要补充人体的阳气,阳气充足后,才可以将人体中的邪气一并带出体外。
此时艾灸以下穴位可扶助正气,激发机体潜在的顺应及应变能力。
“艾”心提示:
惊蛰到,“春雷响,万物长”,这时候,气温回升较快,春意渐浓,但仍然时不时有冷空气南下,可能会出现“倒春寒”。
因此,应注意预防感冒、关节炎。如果要去郊游踏青的话,要注意预防花粉过敏。
手厥阴心包经:内关 Nèiguān
[定位]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 心痛,心悸,胸痛,胃痛,呕吐,呃逆,失眠,癫狂,痫证,郁证,眩晕,中风,偏瘫,哮喘,偏头痛,热病,产后血晕,肘臂挛痛。
[配伍]
配公孙,治肚痛;
配膈俞,治胸满支肿;
配中脘、足三里,治胃脘痛、呕吐、呃逆;
配外关、曲池,治上肢不遂、手振颤。
配患侧悬厘,治偏头痛;
配建里,除胸闷。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 心包经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
手少阳三焦经:合谷 Hégǔ
[定位] 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简便取穴: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主治] 头痛,目赤肿痛,鼻衄,齿痛,牙关紧闭,口眼歪斜,耳聋,痄腮,咽喉肿痛,热病无汗,多汗,腹痛,便秘,经闭,滞产。
[配伍]
配太阳,治头痛;
配太冲,治目赤肿痛;
配迎香,治鼻疾;
配少商,治咽喉肿痛;
配三阴交,治经闭,滞产;
配地仓、车,治眼歪斜。
[刺灸法] 直刺0.5~1寸。
[附注]
(1)手阳明经所过为“原”。
(2)《神应经》:孕妇不宜针。
别名:虎口。